守正创新:为历史建筑注入时代新活力 ——我院黄琪教授参加历史建筑修缮技艺传承与创新高层次交流活动

发布者:王怡发布时间:2025-10-14浏览次数:364

近日,以“守正创新——历史建筑修缮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高层次交流活动,在“龙华1号”优秀历史建筑内隆重举行。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上海文物保护主管部门、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及一线修缮企业的权威专家与资深从业者,我院智能建筑工程学院黄琪教授也应邀出席,共同就历史建筑保护与修缮的理论建设、技术革新与人才培养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活动伊始,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蔡乐刚主任发表开幕致辞,从筑牢制度与行业根基、搭建交流与引领平台以及深化理论与专著出版三个层面勾勒出行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原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教授级高工林驹作为《上海历史建筑外墙饰面修缮工艺》的专家代表致辞。他同样呼吁,保护之路任重道远,需要持续的努力与智慧的碰撞,方能守护好这些城市的文化瑰宝,使其魅力永存。

专题分享环节,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张鹏副院长以“同济大学的建成遗产保护教育”为题,系统梳理了该校在建成遗产保护学科上的发展历程,从学科缘起到新专业的申请与建设。他重点分享了学院的前沿举措:一是重构遗产谱系认知框架,提前建立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二是持续优化人才培养平台,加强特色型、专业化人才培养;三是通过内联外协,提升学科影响力,促进国内外保护经验的交流互鉴。

来自行业一线的企业代表也分享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上海徐房建筑实业有限公司顾志峰副总经理、上海维方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龚佳俊副总经理、上海美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李戟总经理,分别围绕“历史保护建筑与风貌建筑修缮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历史建筑修缮工匠培养与管理模式的构建”以及“营造技艺的传承与应用”等主题,结合各自公司的经典案例,深入探讨了在具体实践中如何平衡“守正”与“创新”,并详细介绍了各自企业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我院智能建筑工程学院黄琪教授带来了"城市更新与既有建筑改造微专业建设交流"专题报告,从建设背景、目标、内容及现有成果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该微专业依托我院上海城市更新技术创新实验中心的建设情况。黄教授指出,该微专业旨在精准培养在“城市更新”背景下,以存量空间开发为主的城市更新过程中,熟练掌握既有建筑特色专项修缮技术与实操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与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形成错位互补,共同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该微专业的建设标志着我院在城市更新相关领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会议最后,与会专家就当前上海历史建筑修缮面临的技术难题与人才培养中的瓶颈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自由交流与研讨,共同探寻解决之道。

本次交流活动不仅是一次技术的切磋与经验的分享,更是一次凝聚行业共识、明确未来方向的重要会议。与会专家们肯定了我院通过微专业的建设在城市更新相关领域研究和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的创新实践,期待着我院作为行业特色型高职院校,充分发挥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共建实践中心的三方优势,进一步创新产教融合新形态,助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